您的位置:首页 > 故事

《孔融让梨》

作者:钟声教育   日期:2025-01-09

《孔融让梨》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,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,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。《三字经》中融四岁,能让梨即出于此。

  孔融(公元153~208),东汉文学家,字文举。鲁国(今山东曲阜)人,家学渊源,是孔子的二十世孙。为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首,文才甚丰。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,他刚直耿介,一生傲岸。




 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,一个弟弟。

   有一天,家里吃梨。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,哥哥让弟弟先拿。你猜,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?他不挑好的,不拣大的,只拿了一个最小的。爸爸看见了,心里很高兴:别看这孩子才四岁,还真懂事哩。就故意问孔融:这么多的梨,又让你先拿,你为什么不拿大的,只拿一个最小的呢?

  孔融回答说:我年纪小,应该拿个最小的;大的留给哥哥吃。

  父亲又问他:你还有个弟弟哩,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?

  孔融说:我比弟弟大,我是哥哥,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。

  你看,孔融讲得多好啊。他父亲听了,哈哈大笑:好孩子,好孩子,真是一个好孩子。

  孔融四岁,知道让梨。上让哥哥,下让弟弟。大家都很称赞他。





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谦让与尊重的道理。

  1. ‌1.谦让与尊重‌:在这个故事中,年幼的孔融在面对梨子时,总是选择将大的梨子让给兄长,而自己只拿小的。这种行为体现了孔融的谦让精神和对兄长的尊重。

  2. ‌2.日常生活中的应用‌:这个故事教导我们,在日常生活中,应该学会尊重他人,尤其是在面对有限的资源或机会时,更应该懂得谦让,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。通过谦让,我们可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,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。

  3. 3‌.晚辈的尊重‌:同时,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启示我们,作为晚辈或年幼者,应该尊重长辈和兄长,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言语上,更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。通过我们的言行举止,展现出对长辈和兄长的敬意和关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