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故事

《鲁班造伞》

作者:钟声教育   日期:2024-12-09

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。他从小手很巧,还很爱开动脑筋思考问题。有一天,鲁班想:我们做工难免雨淋太阳晒那些出门赶路的人,就更不方便了。要是能做个东西,又遮太阳又挡雨,那才好呢。鲁班动起脑筋来了。他跟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一个亭子。

亭子的顶部是尖尖的,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。接下来,他们隔一段路造一个亭子,造了许多亭子。这样,就为走路的人避雨、遮阳、休息等提供了很多方便。

鲁班给大家办了件好事,大家伙儿都很感谢他。可是鲁班自己挺不满意。他想,要是雨下个不停,人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吧。看来还得想法子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,最好能拿在手中。有一天,天气热极了。忽然他看见小孩子摘了一张荷叶,倒过来顶在小脑袋上。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,仔细瞧一瞧,荷叶圆圆的,上面一丝丝叶脉,朝头上一罩,又轻巧,又凉快。

鲁班顿时明白了,他找了一根竹子,劈成了许多细细的条条,照着荷叶的样式,扎了个架子:又找了块羊皮,把它剪得圆圆的,蒙在竹架子上。“这玩意儿挡雨又遮太阳,轻轻他高兴地说:巧巧,真好。鲁班的妻子以为出了大事,忙跑过来看。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。他妻子说:“要是能把它收起来,这才好呢。

“对,对!”鲁班听了以后很高兴,他跟妻子一起动手,把这玩意儿改成了可以活动的。用着它,就把它撑开:用不着它,就把它收拢。这玩意儿是什么呀?就是咱们今天用的伞。